歷史上的陳群是怎樣的?他為曹魏的建設作出了哪些貢獻?

站內查詢

請輸入關鍵詞:

三國趣話

歷史上的陳群是怎樣的?他為曹魏的建設作出了哪些貢獻?

嗨又和大家見面了,今天三國網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陳群的文章,希望你們喜歡。

電視劇《軍師聯盟》裡許多歷史人物都刻畫的比較真實,然而對陳群的描述卻不敢恭維。劇中,陳群做為曹丕黨的聯盟者,雖不擅權謀,身為名門分外重視禮儀,這個還比較接近史實。但不明白的是陳群在劇中凡事謹小慎微,唯唯諾諾,與司馬懿結下了深厚的友誼,凡事都聽從司馬懿的建議,這就與史實出入比較大了。那麼,我們來看看,長文兄在歷史上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?

在陳群還小的時候,其祖父陳實就發現了他的與眾不同之處。在劉備出任豫州刺史的時候,徵召陳群為別駕,那是因為劉備深知陳群的名氣之大,想見見這個人才。在日後劉備想前往擔任徐州牧的時候,陳群出面勸阻,跟其分析其利弊,但是劉備不聽勸告,執意帶著人馬向東前進,準備跟袁術纏鬥不休,而呂布趁機幫助袁術奪下下邳,致使劉備一敗塗地,悔恨自己當初沒有聽信陳群的勸告。

之後,陳群加入曹魏陣營,擔任西曹椽屬一職位,當時有人向曹操推薦王模、周逵二人,但是陳群站出來提出反對,但是遭到了曹操的拒絕。在之後的日子裡,果真二人為非作歹,自取滅亡。為此,曹操還跟陳群道歉。後來,陳群向他推薦了幾個人,曹操都予以任用,而這些人在曹魏陣營做出來不錯的貢獻,世人都稱讚陳群的眼光不錯。

到了延康元年(220年),曹丕即王位後,封陳群為昌武亭侯,徙為尚書。其間,陳群建制九品中正制,成為歷史名制,這也讓他一舉成名,在歷史上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記。九品中正制上承兩漢察舉制,下啟隋唐之科舉,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,乃中國封建社會三大選官制度之一,實際是兩漢察舉制度的一種延續和發展,或者說是察舉制的另一種表現形式。九品中正制實行之初起到了選拔人才的作用,其選拔標準家世品德才能並重;同時它的推行也剝奪了州郡長官自辟僚屬的權力,將官吏的任免權收歸中央,有利於加強中央的權力。

到了曹丕病危的時候,陳群與曹真、司馬懿等並受遺詔輔政。太子曹叡即位後,陳群進封穎陰侯,增邑五百,並前千三百戶,與征東大將軍曹休、中軍大將軍曹真、撫軍大將軍司馬懿並同開府。

青龍三年(235年),曹叡大肆營治宮室,百姓因而盡失農務時利。陳群上疏奏說:「盲目的營建宮室,只會是衰減國力,讓百姓們過著艱巨的生活,如此大費周章的耗費勞力,只會讓吳、蜀兩國有機可趁,這可是關係到國家安危的大事,希望陛下能好好考慮這件事。」曹叡答道:「滅吳、與建宮室,也可以一起進行,一起完成。滅吳、蜀後,罷兵守城,怎麼可以再徵用勞役呢?你是司空,和當年建未央宮的蕭何一樣,自然有建造宮室的職責呀。」

陳群又說:「如今吳、蜀尚未平定,實在不應該大興土木。人想要做件事或者想要得到某種東西,沒有找不到借口和辯解之詞的。何況您是天子,沒有誰敢違抗您的旨意。如果以前您打算拆毀武庫,就可以說不能不拆毀它;如果以後您打算再修復它,又可以說不能不修復它。如果您一定要做的事,固然陛下打算不會屈從於臣下的言辭,但是如果您能斷然回心轉意,也並非是臣下的力量所能達到的。當初漢明帝想修築德陽殿,鍾離意極力勸阻,漢明帝就聽從了他的意見,可後來還是動工修建了,宮殿建成後,漢明帝對大臣們說了這樣一句話:『要是鍾離尚書還在,這座德陽殿也蓋不成了。』所以說,當帝王的怎麼會懼怕一個臣子,其實都是為了老百姓啊。現在臣下不能讓陛下留意傾聽我的意見,比起鍾離意來,我可差得太遠了!」曹叡於是有所減省。從陳群這次的大膽進諫來看,我們的文長兄根本就不是知道唯唯諾諾的人。

青龍四年十二月(237年2月),陳群逝世,謚曰靖侯。其子陳泰嗣任。曹叡追思陳群之功德,於是分給陳群戶邑,並封一子列侯。正始四年(243年),陳群得享從祀於曹操廟庭。

陳群歷仕曹操、曹丕、曹叡三代,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,竭忠盡智,為曹魏政權的禮制及其政治制度的建設,做出了突出的貢獻。他前後數次,密陳朝廷得失,每次上奏都封隱其事,輒毀草擬文件,時人及其子弟均不能知其所奏。有人譏議陳群居位拱默。正始年間詔撰群臣上書,以為名臣奏議,朝士乃見陳群諫事,皆甚歎息。王夫之曾說:「魏從陳群之議,置州郡中正,以九品進退人才,行之百年,至隋而始易,其於選舉之道,所失亦多矣。……然且行之六代而未嘗不收人才之用,則抑有道焉。」這也在一定程度表達了對陳群首創九品中正制的認可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三國趣話
三國蜀漢
三國曹魏
三國東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