梟雄韓遂 揭秘邊章韓遂反漢戰爭

站內查詢

請輸入關鍵詞:

三國趣話

梟雄韓遂 揭秘邊章韓遂反漢戰爭

東漢時期,地主豪強勢力迅猛擴張,土地兼併現象日益嚴重。那時候,地主豪強都經營著佔有大片土地的莊園,形成一個個「獨丆立丆王國」。大莊園裡以農業為主,依附農民是主要勞動者,也是莊園主長期奴役壓搾的對象。倘遇荒年歉收,農民在租債的逼迫下,出賣妻子兒女,造成家破人亡。就這樣,農民一代又一代終身勞苦,年年月月掙扎在飢寒交迫、貧病交加的死亡線上。

漢朝統治者不僅對漢族人民進行敲骨吸髓的壓搾,而且也把吸血管插進各少數民丆族丆人民的身上。不斷激起各少數民丆族丆的反抗。其中西北一帶的羌族人就不甘心壓丆迫丆和剝削。早在漢武帝元鼎五年(前112年)九月,先零羌、封養羌、牢姐羌等部族聯合十餘萬人,進攻令居(今永登縣一帶)等地,漢武帝派遣將軍李息、郎中令徐自為等,征發隴西、天水、安定等郡漢兵10萬人反擊,才鎮丆壓丆下去。此後,羌族人小規模的起義不斷。

尤其是東漢後期,州郡官吏和地方豪強對羌族人民更是恣意虐丆待丆和剝削,使羌人「數為」漢族「小吏黠人」所「侵奪」,激起了羌族人民的大規模反抗。如漢安帝永初元年(107年),就爆發了東漢歷史上的羌人丆大丆起義,漢兵不能阻擋這次起義,以致羌人攻破西部很多郡縣的城池,其中金城許多堡寨也被攻破。東漢王朝採用「絕其本根,不使能殖」(意思是殺光斬盡,使羌族人絕種)的殘酷手段,瘋狂殘殺羌族人。羌人的這次反漢鬥爭一直持續到安帝后期,方才停息。之後,且凍羌、傅難羌、燒當羌、燒何羌、當煎羌、勒姐羌等羌族部眾聯合起義,進攻涼州、隴西、金城等地,後東漢王朝派護羌校尉段穎鎮丆壓丆,僅159年—163年4年間,就發生大小戰鬥180餘次。

同時,與黑暗統治相伴隨的是頻仍的自然災害。在東漢統治的195年裡,就有119年發生過旱災、水患、蟲荒和瘟疫等,其中公元153年發生的蝗災水患,遍及全國近三分之一的土地,流民達數10萬戶。「死者相枕,郡縣阡陌,處處有之」。一片「田野空、倉庫空」,民窮財盡的淒慘景象。

在這生死存亡之際,全國遍地燃起了農民起義的熊熊烈火。

公元184年,以河北巨鹿人張角為首的規模巨大的黃巾起義爆發。幾十萬起義軍頭裹黃巾,佔據州郡,焚燒官府,圍攻豪強莊園,其勢如暴風驟雨,迅猛異常。黃巾起義,鼓舞了廣大被壓丆迫丆人民,「旬日之間,天下響應,京師震動」,全國各地人民紛紛投入反抗東漢黑暗統治的戰鬥行列,不到1個月時間,起義浪潮就遍及長江以北廣大地區。主要有黑山、黃龍、左校、張白騎、劉石、丈八、雷公、飛燕、白雀、楊鳳、李大目、羅市等起義隊伍幾十支,可謂星羅棋布,有的2、3萬人,有的規模較小,也有6、7千人。這些起義軍的首領都出身農家,平易近人,大家往往不叫首領的名字,而親切地呼喊反映其特徵的外號,例如「雷公」是大嗓門,「李大目」是大眼睛,「張白騎」是因為他經常騎白馬,「飛燕」是說他行動輕捷。他們佔據城池,攻打地主豪強的莊園,聲勢浩大。這時,富有鬥爭傳統的、仇深似海的羌族人民再次積極舉旗起義,聲援黃巾大起義,成為繼黃巾起義之後一支重要的反漢力量。

戰鬥歷程

漢靈帝中平元年(184年)十一月,胡人北宮伯玉與先零羌聯合起兵反漢,以北宮伯玉為將軍。當時,雖然浩浩蕩蕩有數萬人馬,可三軍帳前缺乏能領兵征戰的大將。俗話說:「千軍易得,一將難求。」正在北宮伯玉等犯愁時,有人舉薦金城人邊章、韓遂「素有膽略,在西州一帶聞名」,如果能得到這兩人,何愁軍中無將。北宮伯玉求將心切,顧不得「三顧茅廬」去請,便來了個「先兵後禮」,派人把邊章、韓遂劫入軍中。恰好,邊、韓二人也有反漢的心思,他們不謀而合。這樣,北宮伯玉委以邊章、韓遂重任,讓他們主持了羌胡聯軍的軍政。

戰事風雲突變之後,張溫命破虜將軍董卓率部去涼州討伐諸羌,另派蕩寇將軍周慎率3萬人馬追擊邊章。羌陽失敗後,邊章率眾退到榆中,憑城而守。周慎追來之後,想馬上攻打榆中城。這時,軍中參議軍事的佐軍司馬孫堅向周慎獻策,說:「賊人新到榆中,必無存糧,一定要從外輸入。我願率萬人,截住糧道,將軍您率大軍為後應,賊不能久守,自然撤離。如果他們竄入羌中,我們併力去討伐,便可蕩平,涼州從此可以安靜了!」周慎不以為然,自認為邊章等人已是窮途末路,根本犯不著從長計議,以免耽擱時日,應宜速戰速決。於是,周慎引兵包圍榆中城。邊章探得周慎要全軍圍攻榆中城的消息後,便分一撥人馬由韓遂率領去駐紮在葵園峽(今榆中縣桑園峽),周慎率眾攻城之時,邊章拒不出城迎戰,只守不打,而偷偷命令韓遂所率葵園峽駐兵截斷周慎的糧道。無以為糧,周慎驚恐之下拋了輜重,狼狽退歸。

再說董卓一路人馬行至望垣北角,突然遇到北宮伯玉率領的羌胡大隊人馬潮水般湧來。東漢軍隊來不及撤退,便被起義軍層層包圍,左衝右突,損兵折將,最終沒能突出重圍。沒有了糧草,這如何是好?董卓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,坐臥不安,左思右想,終於想得一脫身之計,立即派軍兵如此照辦。董卓是如何逃脫的呢?原來董卓是倚河建營的,他讓人在水邊築起一壩,假裝無糧儲水捕魚充飢,暗中卻偷偷將水堵死,並命人騰出壩下河道中的淤泥。是晚,趁著烏雲遮住月亮,伸手不見五指的夜色,拔寨潛逃,消消從壩下過軍,看著漢軍快過完時,故意弄出聲響讓起義軍聽到。及至起義軍匆匆趕來追擊時,漢軍已經全部過完。這時立刻決壩放水,起義軍許多人被淹死,因此,便又退回去。這樣,董卓全軍得以逃回。

就在北宮伯玉及邊章、韓遂領導的起義軍與東漢軍隊各有勝負,起義隊伍不斷發展壯大之時,起義軍內部的矛盾也開始顯露出來。勇猛過人,有著卓越軍事才能的邊章、韓遂,雙雙開始居功自傲,為爭軍功互不相讓,致使二者的矛盾不可調和。邊章走上了分丆裂丆起義軍的歧路。他致書向張溫求降。張溫接受邊章投降後,收兵退回長安(也有人認為邊章投降是假,是起義軍的緩兵之計,因後來邊章又回到起義軍隊伍)。無論如何,起義軍內部已經有了無法彌補的裂痕。

漢靈帝中平三年(186年),韓遂發動兵變,殺死邊章和北宮伯玉及其親信隨同數百人,自己掌握兵權。韓遂兵變,是起義軍由盛到衰的轉折點。

兵變之後,韓遂統領十多萬起義軍進攻隴西。隴西太守李相如自知打不過起義軍,便派人求和,雙方達成互不相侵的約定。這時,號稱合眾將軍的漢陽黃巾起義軍首領王國,與韓遂取得聯繫,兩支起義軍隊伍遙相呼應,一時聲威遠揚。

東漢王朝派涼州刺史耿鄙,統六郡兵馬前來征討。耿鄙以陳球為先鋒,他為後應,自恃兵多,浩浩蕩蕩前來圍剿。其實,耿鄙所率的軍隊是烏合之眾,成分複雜,不乏起義軍內應。離開漢陽不幾天,就有人起義,先後殺死陳球、耿鄙。東漢軍四散。其中,耿鄙的司馬馬騰糾集部分漢軍自立為王。東漢征討軍不戰自潰後,王國、韓遂率部包圍了漢陽。雖說漢陽城兵少糧缺,可漢陽太守傅燮還是進行了垂死抵抗。他率守軍出城鏖戰,被起義軍裡三層外三層圍住,死在亂刀之下。後來,漢靈帝又拜皇甫嵩為左將軍,董卓為前將軍,二人統兵數萬在陳倉打敗王國,起義軍萬餘人被殺,王國在敗退途中犧牲。自此,韓遂起義軍聲勢大減。

在黃巾主力部隊的沉重打擊下,腐朽的東漢王朝已經奄奄一息,再經後繼的包括邊章、韓遂等起義的不斷衝擊,它不僅無法再撲滅農民反抗鬥爭的烈火,而且自己內部也分崩離析,不堪收拾了。公元189年,漢靈帝死,外戚何進把他的外甥劉辨立為皇帝,史稱漢少帝。不久,董卓又廢少帝,另立劉協為皇帝,即漢獻帝劉協,獨掌朝政。東漢朝廷一片混亂。這樣,勾心鬥角、爭權奪地的醜劇從朝廷擴大到地方,而且愈演愈烈,終於演成了一場空前激烈的軍閥大混戰。在軍閥混戰中,曹操逐漸佔了上風,於獻帝建安元年(196年)把劉協帶到許縣,取得「挾天子以令諸侯」的地位,漢獻帝劉協完全成了傀儡,東漢王朝名存實亡。獻帝建安十六年(211年),曹操打敗韓遂,韓遂強迫榆中人遷往千萬屯興國城(今秦安縣境內)。而後,韓遂又被漢將夏侯淵打敗,退到西平(今青海省西寧市)。建安二十年(215年),金城、西平諸將誘殺韓遂。

邊章、韓遂反漢戰爭堅持了31年,由於時代和階級的局限,農民起義反對封建制度的鬥爭有自身的弱點和不足,終於遭到殘酷鎮丆壓丆而失敗。這次起義雖然歸於失敗,但是它連同其它起義軍,給東漢統治階級以沉重打擊,或者從某種角度說,實際上推丆翻丆了東漢的黑暗統治。不過,這個勝利果實又被地主階級所篡奪。曹操、劉備、孫權3個實力最為雄厚的軍事集團,重新組合地主階級的力量,先後建立了魏、蜀、吳3個封建割據政權。從此,中國封建社會進入了三國時代。

邊章、韓遂的反漢鬥爭,骨幹力量幾乎都是苦大仇深的貧苦群眾,所以鬥志特別頑強,鬥爭特別持久,戰果特別卓著,在榆中歷史乃至中國歷史上都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三國趣話
三國蜀漢
三國曹魏
三國東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