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維屯田的“沓中”是什麼地方?沓中有多重要?

站內查詢

請輸入關鍵詞:

三國趣話

姜維屯田的“沓中”是什麼地方?沓中有多重要?

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姜維屯田的「沓中」是什麼地方?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。

自從蜀漢延熙十九年(公元256年)第六次北伐慘遭失敗後,姜維又興師動眾組織了幾次北伐,不僅沒有取得預期的戰果,反倒在蜀漢景耀五年(公元262年)的北伐中,再次被老對手鄧艾擊敗。然而,北伐失利對姜維來說還不算是最壞的結果。

此時,蜀漢朝廷風雲悸動,對姜維造成巨大威脅。陳袛病逝之後,宦官黃皓博得了後主劉禪的信賴,在朝中的勢力日益坐大。見姜維多次北伐失利,黃皓趁機在劉禪面前進言,企圖廢黜姜維提拔閻宇,在軍中培植自己的親信。儘管黃皓的企圖並未成功,但姜維聞聽此事後,再也不敢在成都久留。於是,他向後主劉禪提出建議,率領部眾前往沓中屯田。最終,劉禪採納了姜維的建議。

對於姜維來說,沓中是屯田養兵、積蓄實力、再圖北伐的駐軍之地,也是調整對曹魏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,更是他消災避難,遠離鬥爭漩渦、享受安寧的最後一片沃土。那麼,對姜維如此重要的沓中又在如今的哪裡呢?筆者結合相關記載,對沓中做一個簡單的概述。

沓中的具體位置在哪兒呢?大致上有兩個說法,第一個說法是如今的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。宋末元初史學家胡三省編撰的《資治通鑒注》中載:「沓中在諸羌中,乃沙強之地。」那麼,「沙強」又在哪裡呢?清乾隆年間的《甘肅通志》中做了一個說明:「沙強即強川」,位於洮州衛的西南,而此地就是如今的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。

第二個說法則認為沓中位於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縣和迭部縣一帶。據《華陽國志校補圖注》中的記載,強川確為宕昌縣,但沓中卻在舟曲縣境內,即如今的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縣。強川與沓中兩地同屬白龍江流域。《甘肅省志大事記》載,魏景元三年(蜀景耀五年,公元262年),姜維在洮陽(今甘肅省甘南州臨潭縣)被鄧艾戰敗後率部退居沓中,其中明確標注沓中位於舟曲縣以西與甘肅省定西市岷縣以南一帶。

那麼,沓中的具體位置究竟在什麼地方呢?近代相關學者及地方工作人員通過多次實地考察、考證,最終得出了一個較為統一的結論:沓中位於甘肅省甘南州迭部縣東部與舟曲縣西部。其中,姜維駐兵屯田的核心位置就在舟曲縣西部的大峪鄉與武坪鄉兩地。

迭部、舟曲兩縣位於甘南州的東南部,被岷山與西傾山環抱其中,白龍江自兩縣穿過,形成了該地疊嶂起伏、溝壑縱橫的山谷地形。而沓中地區又正好位於兩縣之間,是一處氣候適宜、雨水充足的天然峽谷盆地。由此看來,沓中與漢中地區的地形、地貌及氣候特點頗為相似,確實是一處非常適合駐兵屯田的地域。

沓中的核心地域大峪鄉,位於白龍江南岸的大峪溝內,距舟曲縣近百里之遙。大峪溝的入口處地域狹窄、峭壁林立,是一處構築關隘抵禦外敵的天然地形。谷口西山頂上有黃土台,台上築有馬蓮城,登城遠眺,方圓數十里地域內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。大峪溝內地勢開闊平坦,又有上萬畝肥田沃土,既適合駐軍,又便於屯田儲糧。迄今為止,大峪鄉境內仍留有大量的古遺跡,皆為姜維駐軍時命士兵們開鑿挖掘的巖洞、古堡及縱橫交錯的地下通道。由此可見,姜維屯駐沓中,不僅僅是要屯田避難,還做了長遠的防禦策略。

武坪鄉位於舟曲縣的西南,地處拱壩河的上游,是一處群山環抱的凹地,境內土地肥沃且地域廣袤。迄今為止,該鄉境內也留有姜維屯守時修築的大量古建築遺跡。大峪鄉與武坪鄉兩處的地形特點,確實是沓中地區最為理想的駐兵屯田之所。除了此兩處核心地域之外,姜維屯守期間,還命士兵們沿白龍江兩岸的桑巴、洛大、麻牙等多地開墾拓荒、廣種小麥,屯守期間蓄積了大量的軍糧。

沓中地區除了這些具備優勢的天然自然條件之外,還具有非常重要的軍事價值和地位,連接秦蜀之間的陰平古道,就正好從沓中地區穿過。據《三國誌》載,諸葛亮北伐期間,魏延等人在涼州地區大敗雍州刺史郭淮的那一場戰役,就是自沓中的陰平道出蜀,進入涼州地區與魏軍交戰。而姜維統兵期間,其中的多次北伐之戰,也是自沓中的陰平道出蜀,進入涼州地區。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姜維的第五次北伐。姜維於此戰中在洮水西岸擊潰雍州刺史王經,取得了「洮西大捷」,走得就是沓中的陰平道。

綜上所述,姜維選擇屯駐沓中,是出於多方面考慮的,除了避難與防禦戰略之外,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時機成熟的時候,自沓中走陰平道,繞過曹魏重軍防禦的雍州地區,直接西圖涼州地區。而這一戰略構想,也是諸葛亮在世期間的一貫主張。不過,歷史的最終走向,似乎對姜維有些殘酷。因為,在姜維屯守沓中的第二年,就迎來了決定蜀漢命運的劍閣之戰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三國趣話
三國蜀漢
三國曹魏
三國東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