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都知道諸葛亮是個謀士參謀卻不知他本事這麼大

站內查詢

請輸入關鍵詞:

三國趣話

我們都知道諸葛亮是個謀士參謀卻不知他本事這麼大

傳統的民間諸葛亮形象,基本由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塑造,輔以各類民間傳說。大體上,諸葛亮總是羽扇綸巾,仙風道骨,呼風喚雨,足智多謀,老成持重。

諸葛亮是個口才極佳、但是尖酸刻薄的人。他不僅有舌戰群儒這樣的光輝業績,還曾經在兩軍陣前直接罵死老王朗。王朗想憑三寸不爛之舌,兩行伶俐之齒,說服諸葛亮降曹魏。

   這老頭以為自己有能耐,他沒想到諸葛亮嘴皮子比他利落多了。他上來還沒說話,諸葛亮先把話遞過來了——「你這蒼髯老賊,皓首匹夫」。王朗一口痰上來,給憋住了。諸葛亮又罵他,他一口氣上不來了。當時老頭一著急從馬上掉下來,死了。從這裡可以看出諸葛亮的口才和他的尖酸刻薄。

諸葛亮不光是個最佳辯手,同時還是一個好演員。大家還記得諸葛亮三氣周瑜吧。當然三氣周瑜也不是諸葛亮干的,但是柴桑弔孝確實是諸葛亮所為。

周瑜死了之後,劉備派諸葛亮去柴桑弔孝。柴桑是現在的九江,漢代時候叫柴桑。諸葛亮一進來就開始哭,「失哉公瑾,痛哉公瑾」。諸葛亮掉眼淚,都沒用辣椒水,這就說明諸葛亮是個演技派的好演員。

諸葛亮有著很強的權力慾,有些好大喜功,不夠審時度勢,略微顯得貪圖虛榮。他在《出表》裡說:「自受命以來,夙夜憂歎,恐托付不效,以傷先帝之明。故五月渡瀘,深入不毛,今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,當庶竭駑鈍,攘除奸雄,恢復漢室。」

   當時蜀在三國裡國力是最弱的。你看《出師表》一開頭就寫道:「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弊,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。」

按道理說,既然國力不行,到了生死關頭,你趕緊關起門來,好好發展自己經濟,諸葛亮反而大動刀兵,六出祁山,九伐中原,要跟曹魏爭天下正統。最後蜀中國力越來越弱,等諸葛亮一死,姜維一個人根本撐不住。

這和諸葛亮竭澤而漁、焚林而獵、殺雞取卵有直接關係。

你看成都武侯祠,上面有副對聯寫得非常好。上聯叫「能攻心則反側自消,自古知兵非好戰」,下聯叫「不審勢即寬嚴皆誤,後來治蜀要深思」。這就是說你得審時度勢。有人說諸葛亮對待下邊人太嚴厲了,一點也不寬容,但是這副對聯的作者告訴大家,無論是寬還是嚴,前提是得審時度勢。

   面對當時天下的情況,蜀國宜自保,宜發展經濟,勵精圖治,而不是主動去攻打別人。國力耗到這程度,諸葛亮為什麼還要打呢?因為他知道自己身體快不行了,他想在活著的時候建功立業。這不是為了蜀國,而是為了個人的千秋功業。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,諸葛亮有點自私,圖自己虛名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三國趣話
三國蜀漢
三國曹魏
三國東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