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謖在街亭的失敗,諸葛亮到底有沒有責任?

站內查詢

請輸入關鍵詞:

三國趣話

馬謖在街亭的失敗,諸葛亮到底有沒有責任?

《三國演義》裡講述了許多奇人,直到現在,諸葛亮也是「忠智之士」的代表。在原著中,曹操與劉備交戰前,荀彧進諫「諸葛亮為軍師,不可輕敵。」憑一人之力使敵軍未戰先「慌」,可見諸葛亮在三軍中的份量。

徐庶也評價諸葛亮「有經天緯地之才,出鬼入神之計,當世之奇才,不可小覷。」羅貫中先用他人評價側面烘托諸葛亮「多智近妖」,再用「火燒博望坡」「舌戰群儒」「智激孫權周瑜」「巧借荊州」「六出祁山」「七擒孟獲」等一系列事件正面描述諸葛亮的神機妙算。從古至今,提起諸葛亮,李白說「魚水三顧合,風雲四海生」,杜甫贊「功蓋三分國,名成八陣圖」。

但是這樣一個神仙般的人物,竟沒有守住先帝的基業,完成先帝的囑托。我們看《出師表》,談笑間就能使檣櫓灰飛煙滅的諸葛亮,食不下嚥,夜不能眠,一心一意研究天下時局,北伐勝利應當是手到擒來,漢室興復也應當計日而待了,但是結局卻是智者鎩羽而歸,這也成了千古的遺憾。北伐失敗是劉氏覆滅的直接根源,而北伐失敗的導火索,是諸葛亮的用人不當。

在街亭一戰前,諸葛亮知道街亭對全局的重要性,倘若有所失誤,全盤皆輸,而且也明白敵軍陣營中司馬懿,張郃都是魏一等一的良將,清楚馬稷可能無法與其匹敵,但是還是決定冒險行事。而馬稷,雖然膽識過人,也英勇好戰,在七擒孟獲,攻打南蠻時有所貢獻,但是馬稷性格上有致命缺陷,剛愎自用一意孤行,不懂得聽從指揮,更不會察納雅言,所以諸葛亮給他的定位應當是勇士而不是統領。正是諸葛亮識人不清用人不當才使蜀軍由主動進攻轉為被動防禦,失去先機節節敗退,最終湮滅。

在斬馬驥後諸葛亮悲痛不已,蔣琬詢問緣由,諸葛亮說「我想起先帝在白帝城臨危之時,曾囑我:『馬謖言過其實,不可大用。』如今一語成箴。我懊悔不已,想起先帝之言,因而痛哭」。大小將士聽完諸葛亮的解釋之後的反應是「無不流涕」。為何如此悲切,原因有二,一是街亭之誤直接導致戰局變化,國家前途渺茫,二是先帝劉備之言早有預料,這次失敗大可避免,與勝利失之交臂才更為悲痛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三國趣話
三國蜀漢
三國曹魏
三國東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