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諸葛亮同為托孤重臣的張昭,孫策是怎麼安排的?

站內查詢

請輸入關鍵詞:

三國趣話

和諸葛亮同為托孤重臣的張昭,孫策是怎麼安排的?

在漢末三國時期,托孤大臣無疑具有重要的地位。比如魏文帝曹丕臨終之際,選擇司馬懿、陳群、曹真、曹休這四人作為托孤大臣,以此共同輔佐魏明帝曹叡。再比如孫權去世時,則指定了五位托孤大臣,分別是大將軍諸葛恪、中書令孫弘、會稽太守滕胤、蕩魏將軍呂據、宗親侍中孫峻。對於托孤大臣來說,自然是因為受到了皇帝的信任,才能獲得輔佐朝政的大權。而在這些托孤大臣中,有兩位甚至被君主授予了「取而代之」的權力,也即如果新任君主難堪大任的話,那麼這兩位托孤大臣憑借先帝授予的權力,理論上可以取而代之了。那麼,問題來了,這兩位托孤大臣分別是誰呢?

首先,這兩位托孤大臣,分別是蜀漢諸葛亮和東吳張昭。一方面,就諸葛亮來說,字孔明,號臥龍,琅琊陽都(今山東沂南)人,三國時期蜀漢丞相。東漢末年,諸葛亮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,諸葛玄死後,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。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,聯合東吳孫權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。形成三國鼎足之勢,又奪占荊州。建安十六年(211年),攻取益州。繼又擊敗曹軍,奪得漢中。蜀章武元年(221年),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,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,主持朝政。

《三國誌·卷三十五·蜀志·諸葛亮傳》:章武三年春,先主於永安病篤,召亮於成都,屬以後事,謂亮曰:「君才十倍曹丕,必能安國,終定大事。若嗣子可輔,輔之;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。」亮涕泣曰:「臣敢竭股肱之力,效忠貞之節,繼之以死!」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:「汝與丞相從事,事之如父。」

章武三年(223年)二月,劉備病重,召諸葛亮到永安,與李嚴一起托付後事,劉備對諸葛亮說:「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,必定能夠安頓國家,終可成就大事。如果嗣子(劉禪)可以輔佐,便輔佐他;如果他沒有才幹,你可以自行取度。」

由此,非常明顯的是,在白帝城托孤時,劉備授予了諸葛亮可以「取而代之」的權力,如果劉禪不能輔佐的話,諸葛亮可以自行取度,也即其可以取代劉禪,也可以從劉備的兒子中另立一位君主。當然,雖然被劉備授予了這一大權,但是,諸葛亮對後主劉禪可謂鞠躬盡瘁,死而後已,也即從來沒有什麼不臣之心。

後主劉禪繼位,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,領益州牧。勤勉謹慎,大小事務必親自處理,賞罰嚴明;與東吳聯盟,平定南中;實行屯田政策,加強戰備。在執掌蜀漢兵權的基礎上,丞相諸葛亮前後五次北伐中原,多以糧盡無功。終因積勞成疾,於蜀建興十二年(234年)病逝於五丈原(今陝西寶雞岐山境內),享年54歲。雖然諸葛亮在公元234年就去世了,但是,憑藉著諸葛亮打下的基礎,尤其是留下的人才,蜀漢得以支撐到公元263年才滅亡。

另一方面,就張昭來說,字子布。徐州彭城(今江蘇徐州)人。三國時期孫吳重臣。東漢末年,張昭為避戰亂而南渡至揚州。孫策創業時,任命其為長史、撫軍中郎將,將文武之事都委任於張昭。

《三國誌·卷五十二·吳書七·張顧諸葛步傳第七》裴松之注引《吳歷》中記載:策謂昭曰:「若仲謀不任事者,君便自取之。正復不克捷,緩步西歸,亦無所慮。」

建安五年(200年),孫策遇刺重傷,臨終前將弟弟孫權托付給張昭。孫策囑咐張昭說:「若仲謀不任事者,君便自取之。正復不克捷,緩步西歸,亦無所慮。由此,非常明顯的是,和蜀漢丞相諸葛亮一樣,張昭作為孫策的托孤大臣,也獲得了可以「取而代之」的權力。當然,如同諸葛亮沒有取代劉禪一樣,張昭在東吳也沒有真正行使這一權力。

最後,孫策去世後,張昭率群僚輔立孫權,並安撫百姓、討伐叛軍,幫助孫權穩定局勢。不過,需要注意的是,赤壁之戰時,張昭持主降論。而這,自然成為張昭受到後人爭議的地方。孫權代理車騎將軍時,任命張昭為軍師。孫權被封為吳王后,拜其為綏遠將軍,封由拳侯。值得注意的是,孫權兩次要設立丞相時,眾人都推舉張昭,孫權以張昭敢於直諫、性格剛直為由而不用他,先後用孫邵、顧雍。也即諸葛亮成為蜀漢的丞相,而張昭卻沒能登上東吳丞相的寶座。黃龍元年(229年),孫權稱帝后,張昭以年老多病為由,上還官位及所統領部屬,改拜輔吳將軍、班亞三司,改封婁侯。

對於告老還鄉的張昭,在家著《春秋左氏傳解》及《論語注》,今皆佚失。嘉禾五年(236年),張昭去世,年八十一,謚號「文」。因此,對於張昭來說,雖然在孫權即位初期扮演重要的角色,但是,在孫權稱王之後,張昭的地位,顯然無法和三國時期的其他托孤大臣相提並論。當然,不管怎樣,張昭最終獲得了善終的結局,這要好於諸葛恪等東吳著名的托孤大臣。對此,《三國誌》的作者陳壽評價道:「張昭受遺輔佐,功勳克舉,忠謇方直,動不為己;而以嚴見憚,以高見外,既不處宰相,又不登師保,從容閭巷,養老而已,以此明權之不及策也。」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三國趣話
三國蜀漢
三國曹魏
三國東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