敢殺都督的凌統,為什麼能得到孫權的維護?

站內查詢

請輸入關鍵詞:

三國趣話

敢殺都督的凌統,為什麼能得到孫權的維護?

三國時期少年成名的將領,東吳的凌統絕對應該算上一個,因為他十五歲就被孫權任命為別部司馬了。不過,凌統雖然後來征戰立下過不少戰功,但他開始成名卻不完全是靠自己戰場上拚殺得來,尤其是他刀砍都督陳勤致其死亡,更是讓孫權以一句「以功贖罪」蓋過。那麼,這個敢殺都督的凌統憑什麼得到孫權的這般維護呢?接下來三國網小編就帶來歷史小故事,一起看看吧!

凌統字公績,吳都餘杭縣人。父親凌操,輕生重義有膽氣,孫策剛起兵時,凌操常常跟隨征戰,每每行軍在前而殺敵充當先鋒。在擔任永平縣長任上,治理山越人很有成效,境內奸猾之人縮手不敢違法,升為破賊校尉。到了孫權統領軍政事務,凌操跟隨他討伐江夏。攻佔夏口,凌操率先進擊,大敗敵軍前鋒,乘輕舟獨自衝鋒在前,不幸身中流箭而亡。凌統這年十五歲,考慮到凌操是為國喪身,孫權因此任命淩統為別部司馬,代理破賊都尉,讓他帶領父親凌操的原班人馬。

後來孫權攻打山賊,在攻破保屯後先行回師,剩下麻屯的一萬敵人,讓凌統與都督張異等人留下圍攻,並限定進攻的日期。本來,此前的都督是陳勤,卻因為一次酒宴失德被凌統用刀砍了。陳勤剛強勇猛而縱情任性,當時他擔任宴會的祭酒官,欺凌滿座,不按正常的規矩罰酒。凌統痛恨陳勤的傲慢無禮,當面改正他的過失。陳勤不但不予理會,還反過來怒罵淩統,連淩統的父親也一道罵了。凌統流淚沒有作聲,眾人因此罷席離去。可是這個陳勤進入了一個作死的節奏,趁著酒性繼續逞惡,又在路上侮辱淩統。淩統忍無可忍,拔刀砍了陳勤,幾天之後陳勤便死了。不管是什麼原因,殺死都督總是要被治罪的,但孫權卻沒有過問這件事,而是讓他繼續帶兵攻打山賊。在攻打麻屯的時候,凌統說:「我不戰死無從得到原諒。」於是率領督促土卒,親身冒著飛箭壘石前衝,他所攻打的一面,頓時攻破,諸將乘勝跟進,於是大獲全勝。回師之後,他自行捆綁讓軍中執法官將自己關押起來。孫權認為他果敢堅毅令人欽佩,將功贖罪,這件事情就這樣過去了。

在後來孫權再次征討江夏,周瑜擊敗曹操,孫權攻破皖縣的戰鬥中,凌統殺敵勇猛,勇往直前,屢立戰功,淩統被孫權任命為蕩寇中郎將,兼任沛郡相。

合肥之戰在三國雖然算不上特大戰役,但卻很是成就了多員戰將,尤其是魏國的張遼。但作為無功而返的東吳來說,同樣有將領在這次戰鬥中揚名,這當中就包括已任右部督的凌統。當時孫權開始撤軍,先頭部隊已經出發,魏將張遼等人卻突然殺到逍遙津北面。孫權派人想追回先頭部隊,而那些人離去已遠,勢難相救,淩統率領親兵三百人衝入敵軍包圍圈,保護孫權殺出重圍。此時魏國軍隊已毀壞了橋樑,橋的連接處只剩下兩塊木板,孫權驅馬飛馳衝過橋去,淩統又掉頭再入戰圈,手下人已全部戰死,他自己也身負重傷,但繼續殺敵數十人之後,估計孫權已經脫險,他才返回。那時橋已壞路已斷,淩統只好披甲隱蔽前進。孫權已經上船,看見淩統不勝驚喜。淩統痛惜自己的親兵沒有一人生還,悲傷得難以自控。孫權拉起袖子為淩統擦淚,對他說:「公績,死的人已經死了,只要你活著,還怕沒有人嗎?」淩統由此被任命為偏將軍,加倍授給他本部兵員。這時有人向孫權推薦淩統的同郡人盛暹,認為盛暹的剛直氣概和臨難不苟的節操有超越淩統之處,孫權說:「只要讓他像凌統這樣就足夠了。」

凌統認為山裡還多的是強壯剽悍之人,可以用聲威和恩澤誘導他們,孫權便命令他到東部各縣去招募乃至征討,又命令各所屬城鎮官員,凡是淩統所需求的一切,都先供給再上報。淩統向來愛護官兵,官兵也都仰慕他。凌統募得精兵一萬多人,經過老家所在縣,做到步行進入官府大門,見了縣吏執版三拜,恭恭敬敬,禮節周到,對待朋友,情意更加深厚。事情辦完將要離開時,不幸因病去世,時年二十九歲。孫權得到噩耗,捶床良久痛不能自止,幾天都很少吃飯,一說到淩統就淚流滿面,還讓人寫了記述凌統經歷和功德的文章。淩統的兩個兒子凌烈、凌封,年齡都才幾歲,孫權將他們收養在宮中,愛護相待就如同自己的幾個兒子一樣,每當賓客進見,便把他兩人叫出來給客人看,說「這是我的兩個虎子。」到了他們八九歲時,孫權還讓專人教他們讀書,每十天讓他們騎一次馬,並追記淩統的戰功,封他的長子凌烈為亭侯,還給他父親的原班人馬。後來凌烈有罪被免除封爵官職,凌封又繼承爵位並統領部隊。

孫權對待凌統,應該說是超乎尋常的。如果說合肥逍遙津一役凌統對孫權有救駕之功,但他殺陳勤時卻並沒有多少顯赫之功!所以說,凌統殺都督不被孫權治罪,完全是因為孫權在念他父親凌操的功勞,就像他的兒子被孫權養在宮中一樣。看來,封建社會的功勞不但可以用爵位的方式傳承給下一代,這君主的好惡也是可以延續到下一代的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三國趣話
三國蜀漢
三國曹魏
三國東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