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謖和魏延對就後期蜀漢如此重要 諸葛亮為什麼還要殺他們

站內查詢

請輸入關鍵詞:

三國趣話

馬謖和魏延對就後期蜀漢如此重要 諸葛亮為什麼還要殺他們

很多人都不瞭解馬謖和魏延被殺的事情,接下來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瞭解。

當提到「諸葛孔明」這個名字時,這就是高智商戰略家的同義詞。這位大軍師策劃了系列經典戰術,並在千里之外(運籌帷幄)贏得了這場戰鬥。他一生指揮過無數經典的戰鬥,以此聞名於世。然而,一個再聰明的人也一定會犯錯誤,即使他擔心一切可能出現的困局。儘管諸葛軍師善於計算,但他一生中至少誤讀了兩個人。

這一錯對蜀漢造成了巨大的打擊,甚至影響了歷史格局:他對一個人的能力評價過高,對一個人的忠誠度卻評價過低。話說在那距今十分遙遠的二二七年的冬天,神機妙算的諸葛軍師又一次的決然走向北伐的戰場,他決意派出一支精銳的人馬前去攻佔那戰略要地街亭!

軍師苦思冥想,派出了愛將馬謖!可是作者對此疑問有二:馬將之前僅僅是一個職權不大的參謀,沒有太多的帶兵打仗的基本實戰經驗,為何諸葛軍師在此關鍵時刻偏偏重用了此人?

最終眾所周知,失街亭後,諸葛當眾選擇揮淚斬愛將,這一痛心的一幕究竟是軍令如山,還是軍師為了自曝找了可憐的替罪羊?主公劉備曾在去世之前明確的曾告知諸葛亮:「我尋思著馬謖這個人常常言過其實,他日難堪大用也!」。

誰知之後軍師他依然大用此人,後人分析原因之一是馬者乃軍師之嫡系。從這一點上,作者認為神軍師要麼對於此人的判斷有著嚴重錯誤,或者其自身私心在作祟,為了照顧老友,想給他一份建功立業的良機以便他日在蜀國有資歷謀事。

再說那另一位被軍師誤判之人!這一回可就是低估了!二三四年,諸葛亮率領不甘失敗的蜀軍再次出征北伐,然而自己卻在途中生病「西去」了。在其死前,他做了兩件影響深遠之事:其竟然稱:「我死以後,魏延這廝必定反。」他給楊儀、馬岱留下最後的一道必須執行的命令,設下計謀殺害了自己人魏延。

作者百思不知為何,聰明一世的諸葛一生竟都看不慣魏延,其在初始就鐵了心的判定魏有反叛蜀國之心。筆者公正的說,主公劉備先生尚在長沙之時,魏延前來投靠,此後在蜀漢也是一直忠心耿耿的效力且功勞顯著,一直為了自己的蜀國拚命絕無反心!

據史料記載,魏延和楊儀的關係一直很緊張。軍師死後,楊儀因其勢力和資源問題而因私心追擊魏延。然而,最終我們發現殺死魏的楊儀並不是一個好人,諸葛亮對這個人的看法很可能是錯誤的!

235年,被魏國流放的楊儀仍然沒有反省自己。他最後進了魏人的監獄。他遭受了身體和精神上的折磨,並自我了斷。在他死前,他的話發人深省:「當諸葛丞相去世時,如果我那時候投靠魏國多好,我寧願這樣過投降者的生活。這是無可厚非的。」

諸葛死後,蜀的實力直線下降,這就顯示了馬謖、魏延的重要作用。許多人不太瞭解前者。事實上,他是「頂級顧問」,比如「七次擒孟獲」。諸葛聽了此人的建議,心中暗讚。對於蜀國的長期國策,馬謖提出了「積穀防饑」的策略。

他的特長不在直接率兵而是當助手。魏延對劉備很重要,但是諸葛亮對他不滿意。一個謹慎的軍事家不喜歡果敢善於冒險的魏延。魏曾再三勸諸葛亮給他一萬精兵。他打算選擇另一條路線進攻關中,最終在潼關與丞相相遇,但一直遭到拒絕。軍師親手折掉的兩員大將,讓蜀國最終出現了「蜀中無大將」的局面!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三國趣話
三國蜀漢
三國曹魏
三國東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