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丕編導的帝位禪讓劇情是什麼樣的 竟然能讓後世接二連三參照使用

站內查詢

請輸入關鍵詞:

三國趣話

曹丕編導的帝位禪讓劇情是什麼樣的 竟然能讓後世接二連三參照使用

很多人都不瞭解劉協禪讓的事情,接下來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瞭解。

歷史,就是一個圈,曹丕代漢,開闢了封建王朝之間禪讓的先河。他無論如何想不到,自己編導的帝位禪讓劇情,會被奉為經典,會被後來人接二連三地參照借用。

一、劉協禪讓

220年3月,曹操病逝!同年十月,四十餘位文武大臣,「特來奏請」漢獻帝劉協禪位。

1、第一天,文官出面

華歆說:「群臣會議,言漢祚已終,望陛下效堯、舜之道,以山川社稷,禪與魏王:上合天心,下合民意,則陛下安享清閒之福。」

看看,華歆,多體貼漢獻帝劉協!他逼人家禪位,還滿口仁義道德,說是為了人家能「安享清閒之福」。

王朗見漢獻帝劉協不忍「將祖宗大業等閒棄了」,馬上勸說:「自古以來,有興必有廢,豈有不亡之國,不敗之家乎?漢室相傳四百餘年,延及陛下,氣數已盡,宜早退避,不可遲疑;遲則生變矣。」

王朗來得直接,直言:自古以來,有興有廢,沒有不亡之國,沒有不敗之家。還不忘加上赤裸裸的恐嚇之言:遲則生變!

認為秦始皇是無德之君的王朗,在權利與高官厚祿面前,人品與斯文一錢不值!也難怪推崇劉漢江山的羅貫中,希望諸葛亮能把他罵死!

2、第二天,武將登場

曹洪、曹休帶劍直闖皇宮,對曹皇后(曹操之女曹節)義正言辭的斥責痛罵不理不睬,逼迫戰戰兢兢不敢上朝的漢獻帝劉協退位。

漢獻帝劉協被迫無奈,只得寫下退位詔書:「今其追蹤堯典,禪位於丞相魏王。」

3、幾天後,曹丕露面

曹丕繼位魏王半年內,緊鑼密鼓地部署禪漢自代,儘管篡位的心情強烈無比,但還要假假惺惺地接詔辭讓,往復三次,才肯登壇受禪。

曹丕

220年11月1日,漢獻帝劉協請魏王曹丕受禪,在四百餘名大小官員,及三十萬御林軍的面前,漢獻帝劉協在受禪壇上,親自手捧玉璽,呈遞曹丕。

正式宣告四百年大漢退出歷史的舞台!

4.山陽公

曹丕受禪登基同日,漢獻帝劉協降為山陽公,受河內郡山陽邑一萬戶封地。在他的封地之內,仍使用漢朝曆法與年號,沿用天子之禮祭天,雖「非宣召不許入朝!」但面對曹魏皇帝不稱臣,稱「賓」。朝廷每舉行太廟祭祀大典,可分享祭品;另漢獻帝四個兒子封為列侯。

第一代山陽公劉協,於234年3月去世,參加過曹丕的葬禮;

第二代山陽公,是劉協的長孫劉康,在位52年,親眼目睹了魏禪西晉,於285年去逝。

第三任山陽公劉瑾,於290年病故。這一年司馬炎也離世,標誌著西晉政治混亂的開始。

第四代山陽公劉秋,不像父親那樣渾渾噩噩,只可惜時運不濟,於309年戰死於五胡之亂。

山陽公國因戰亂而滅亡,共89年的歷史,見證了曹魏的結束,與西晉的慘狀。

二、「二王三恪」賓禮制

曹丕先禮後兵,最終沒有加害劉協,是仁慈嗎?與前面項羽比,與後來的劉裕比,的確是仁慈。曹丕封漢獻帝劉協為公,也是遵循古老傳統的政治禮儀制度。

「二王三恪」賓禮制,或分開單稱「三恪」或「二王后」。

封前兩個朝代的後裔,叫「二王后」,封前三個朝代的後裔,則稱「三恪」,

唐代杜佑所著《通典》描述,「三恪二王后」,就是剛剛誕生的王朝,對前兩個朝代或三個朝代的王室(皇室)後裔子孫,進行封王封侯,賞賜贈封邑,准予祭宗廟,以示對前面朝代的尊敬,藉以彰顯本朝繼承的合法性、地位的正統性,與執政的仁德。

當然,一次和平而不流血的改朝換代大事件,本身也的確蘊含著繼任皇權者的「德、恩、威、功」四方面。沒有這四點,也不可能做到和平「禪讓」。

2、堯舜禹時代

「二王三恪」賓禮制,最早可追溯到堯舜禹時代,

1虞舜在位,堯的兒子丹朱,為賓,稱為虞賓,他不被看作是臣子。這裡封了一代;

2夏禹在位,堯的後代,封地為「唐」;舜的兒子商均,封地是「虞」,皆不用臣禮,而用賓禮。夏禹封了兩代,叫「二王后」

3周武王在位,虞舜後裔,封地為陳國;夏朝後裔,封地是杞國;商代後裔,封地在宋國。周武王封了三代,則稱「三恪」。唐代顏師古說:「周以舜後並夏後、宋為三恪也。」

故而,頗具有文學修養的曹丕代漢,參照了上古時代的文獻,封劉協為山陽公,介於王侯之間。

三、曹奐禪位

265年,司馬昭病逝,司馬炎繼位晉王后,「奉皇帝璽綬冊,禪位於晉嗣王,如漢魏故事」。輕車熟路,逼迫魏元帝曹奐寫禪位詔書,

曹丕怎麼也不會想到,逼劉協禪位46年之後,有人學著自己的樣子,拿著自己辛辛苦苦熬夜翻閱古籍,編寫出來的劇本,把自己的後代逼成了「劉協」,讓出了帝位。

真可謂:魏吞漢室晉吞曹,天運循環不可逃。

曹與司馬兩個家族,雖然對前朝皇帝,都遵循「二王三恪」賓禮制,但曹氏父子沒有廢帝、弒帝。司馬氏只是照貓畫虎,學了外表與皮毛,而沒有學到內在的為人與性格,遠比曹氏父子飛揚跋扈,行為更為惡劣。例如:廢除曹芳、弒殺曹髦。

巧合的是:晉代滅亡,也舉行了禪位,但先祖不同的性格與行為,直接導致子孫的結局有天壤之別!

四、曹氏陳留王的傳奇

司馬炎逼曹奐禪位後,也遵循「二王三恪」賓禮制。

降封曹奐為陳留王,即行宮在鄴城,邑萬戶。授予天子旌旗,備五十副車,行曹魏曆法,祭祀天地遵循曹魏禮樂舊制,上書不稱臣,受詔不參拜。

第1代陳留王曹奐,265年—302年,在位38年,謚號:元皇帝。

第2代陳留王曹過,302年—325年,在位24年;

因永嘉之亂,陳留王國隨晉王朝南渡。

第3代陳留王曹勱(mai),326 年—358年,在位33年;

326年,東晉仍沿二王三恪的古代政治禮制,封曹操後代為陳留王。曹勱是東晉封的第一個陳留王。

第4代陳留王曹恢363年— 378年),在位16年;

第5代陳留王曹靈誕,383年—408年,在位26年;

到東晉,三代陳留王曹勱、曹恢、曹靈誕之間都5年空缺,而歷史記載了每一位陳留王的立與薨,至於為什麼會有兩個5年的空窗期,具體原因無從查閱。

但曹氏九代陳留王的「立」與「薨」,都記載在當時皇帝的本紀之中,說明朝廷對陳留王的重視程度。

不過,「重視」不一定是完全對他好,或信任他,也含有監督其一舉一動的成分在內。

第五,歷史輪迴

曹氏後代雖然世襲陳留王,可是此王非彼王,遠不及先祖曹操能夠威風八面的魏王。但第6代陳留王——曹操的八代孫曹虔嗣,幹了一件使曹氏家族揚眉吐氣的歷史事件,足以告慰被司馬氏欺辱的三位先祖(曹芳、曹髦、曹奐)的在天之靈。

420年,也就是距司馬炎逼曹奐禪位156年之後,陳留王曹虔嗣引領兩百多名文臣武將,逼晉恭帝禪位,但這次的受禪主角是宋王劉裕。

《南史·宋武帝本紀》記載:東晉恭帝司馬德文「一如唐虞、漢魏故事」,幾次「禪位於王」,而「王奉表陳讓,晉帝已遜琅邪王第,表不獲通。於是陳留王虔嗣等二百七十人,及宋台群臣,並上表勸進,上猶不許。太史令駱達陳天文符瑞數十條,群臣又固請,王乃從之。」

(意思是,東晉最後一位皇帝司馬德文,如同堯舜、曹丕劉協一樣,禪位於宋王劉裕,而劉裕不肯接受帝位。司馬德文也主動將自己降為琅邪王,劉裕仍不批准。沒有辦法之下,曹操的八代孫陳留王曹虔嗣率領二百七十多位文武官員,及跟隨劉裕出生入死的的親信部屬一起上表勸進,劉裕還是堅持不同意。在太史令駱達,上奏了一堆什麼順天意、看天象、徵兆吉祥之類的條陳之後,曹虔嗣再一次率領近三百位文武百官,懇請劉裕登基,劉裕才勉勉強強、無可奈何地同意。)

哎,請他當皇帝怎麼這麼費勁呢!

司馬德文禪位,名義是被封為零陵王。結果一年後,司馬德文被劉裕的派人殺掉,從而成為歷史上第一個遜位被殺的皇帝。此前(419年),劉裕還殺掉晉安帝司馬德宗。心毒手辣的劉裕從而將司馬家族斬盡殺絕。

也許真是因果關係,為了得到曹家江山,司馬師廢掉曹芳、司馬昭弒殺曹髦、司馬炎逼退曹奐。而曹操、曹丕在登基之前,既沒有廢帝,也沒有殺帝。所以後代的結果也不一樣!

也許這就是傳說中的祖宗積了陰德。

曹操、曹丕在天有靈,也許真該為自己的文學修養與遵循禮制的思想感到自豪!

五、曹氏陳留王的絕唱

1、曹操的八代孫曹虔嗣「早卒」

第6代陳留王,曹操的八代孫曹虔嗣在位12年,親自舉行儀式,為走向終結的晉代司馬王朝送了最後一程,但他沒有看到劉裕屠殺司馬炎的後代。他在司馬德文棲棲遑遑離開皇位一個月之後病逝。史書評價:「早卒」。

可以想到,即使有劉裕的指示,他曹虔嗣聯絡協商三百餘人保持步調一致,需要多麼大的精力。也可以想到,當年的曹虔嗣,憋著一肚子惡氣,懷著滿腔的仇怨,而忍著病痛,來往奔波與各大臣之間,從而消耗了最後的精力與體力。算是為先祖報仇,鞠躬盡瘁,耗盡了生命。

當然,也不排除曹虔嗣之死,是劉裕卸磨殺驢。畢竟聯絡、領導三百餘名大臣整齊劃一,足夠使任何一位皇帝寢食難安。

曹虔嗣病逝後,弟弟曹虔秀被封為第7代陳留王,420年— 462年,在位43年。

第8代陳留王曹銑,462年— 473年,在位12年;

第9代陳留王曹粲(can),473年— 479年,在位6年。

光陰飛逝,時間又流過了近60年,歷史再一次輪迴。第9代陳留王曹粲,上演了曹氏陳留王最後的絕唱。

2、南朝宋少帝禪讓

479年,南朝宋少帝「敬禪神器」,歷史再次上演「唐虞故事」。這一次的受禪者,是才高八斗的蕭道成。

《南史·齊本紀高帝本紀》記載:高帝固讓,宋朝王公以下陳留王粲等,詣門陳請,帝猶未許。齊世子卿士以下固請;然後,太史令文建再次「陳天符瑞」(即順天意、看天象、徵兆吉祥之類的話),還給精通經史的蕭道成講解了「漢禪魏,魏禪晉,晉禪宋」的歷史知識,「高帝乃許焉」。

意思是:蕭道成堅持推讓,不坐帝位。劉宋的王公大臣,在陳留王曹粲的帶領下,特地登門向蕭道成陳奏說,如今該您為天下受累,為黎民謀福祉了,該您登基稱帝了,蕭道成還是不同意;蕭道成的兒子帶親信也來勸說,蕭道成仍然不同意當皇帝。太史令文建耐心詳細地講解了一番禪讓的歷史典故,蕭道成才茅塞頓開、恍然大悟,原來按歷史規律與經驗,如今該輪到自己當皇帝了。

3、陳留王國壽終正寢

479年,南朝·齊建立,蕭道成受禪登基四個月後,因前面已經有西晉、東晉和劉宋三朝,如果繼續封曹魏後人,就不符合傳統的「二王三恪」賓禮制。

《南史·齊本紀高帝本紀》:「八月癸巳,省陳留國」。曹氏家族陳留王國圓滿壽終正寢。

這裡有一個問題,如果西東兩晉算一朝,那麼保留曹粲的陳留王爵位,屬於「三恪」,也解釋得通順。但最終解釋權不在曹粲手裡。

也許,滿腹經綸的蕭道成,擔心陳留王的在歷代前朝大臣中的號召力;也許是覺得陳留王對皇帝來說,是不祥之兆,怎麼兩百多年來,四朝禪讓更替,老有曹氏陳留王參和?如果歷史再搞一次,就輪到我蕭家退出了。

曹氏陳留王國,從265年—479年,共傳國二百一十四年,熬過了西晉、東晉和劉宋。漢獻帝,登基之前就是陳留王。也許司馬炎當初封曹氏後人為陳留王,就是為了侮辱曹家。

他怎麼也不會想到,自己封的陳留王國,竟然比自己建立的王朝國祚還長近60年,而且自己的子孫,還幾乎因為自己建立的王朝喪失殆盡。

六、曹丕劇本的歷史影響力

曹丕參照上古時代的堯舜,開創了封建王朝的禪讓制度,如果他知道自己當初的編寫的禪讓劇本如此流行,如此經久耐用,不知道是什麼感想!

曹丕發明的帝王禪讓劇本,與他開創的九品中正中制一樣有影響力,貫穿整個魏晉南北朝的歷史。

魏晉南北朝是流行皇帝禪位的時代!

前面有曹操後代參入的四個禪讓:漢禪魏;魏禪晉;晉禪宋;宋禪齊。

後面還有齊禪梁,梁禪陳的劇情。

不僅僅南朝宋、齊、梁、陳之間搞禪位活動。北朝皇帝禪位也風靡起來,例如東魏禪北齊、西魏禪北周、最後北周禪讓於隋,

曹丕開創的帝王禪讓劇情是學會了,但好多繼任皇權的人,沒有真正學會善待前朝皇室子孫的豁達胸懷,

曹丕也許會慶幸,自己憑借文學修養愛好,使從文獻古籍裡面翻出來的「二王三恪」賓禮制,保證了子孫後代二百一十四年的平安與榮華富貴。

歷史,不會完完全全地重新上演,但總有驚人的相似一幕浮現在眼前,這就是歷史的魅力!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三國趣話
三國蜀漢
三國曹魏
三國東吳